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2017年5月7日,滇凯公司520T/D节能浮法生产线点火烤窑,历经一年多的不懈努力,经过一点一滴地积累,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,征服一个个技术高地,浮法玻璃一等品率终于从50%提升并突破85%,产品质量实现质的飞跃,公司效益大幅提升,滇凯公司浮法玻璃产品质量攻坚战取得阶段性的胜利。
提升浮法玻璃产品质量,一直是滇凯公司重点难点工作。其中气泡、结石、炸板等问题直接影响成品质量,也直接影响着生产成本管控。为尽快解决这些问题,公司总经理储宝权牵头成立质量提升攻关小组,定期召开专题会,公司领导积极参与、相关部门全力配合,从原材料、燃料、温度、拉引量等方面综合研究分析。多次强调“必须将工艺、技术做细做精,每个产品规格的工艺参数要达到最佳最优”,“要切实做好标准化生产,精细化管理”。除专题会外,储总还亲自带领各部门负责人及技术人员深入现场,从生产源头到产成品,认真研究每个环节,仔细分析每一个指标,寻找问题的关键所在,小组成员经常加班加点,甚至坚守到深夜查找并督促问题整改。
浮法车间里,质检员坚持每天按时取样检验,向技术人员提供检验数据进行分析。技术人员根据观察成分的波动情况,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参数。结合公司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,在“敢于否定自己、善于持续改善、乐于从严管理”的理念指导下,领导干部积极帮助员工转变思想观念,提高责任心,让员工能主动担当、勇于担当,认真履行岗位职责,带着克服困难、勇闯难关的决心和信心迎接挑战。
建厂以来,滇凯公司技术团队始终遵循“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、改进工艺、反复试验、总结经验、举一反三”的方法摸索前行。玻璃生产工序环环相扣,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,都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。投产初期,受气泡、结石等顽固问题的影响,提高产品质量频频受阻,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也百思不得其解。“原料的品质?碎玻璃的配比?温度的控制?人员操作不当?...... ”一系列疑问萦绕在大家的心头。玻璃工艺要求极其细致,每一个参数的微调,都会引起连锁的质量反应,质量提升陷入了瓶颈。公司曾多次邀请业内顶级专家现场研究解决方案却始终无果,专家也束手无策。然而,只有突破技术瓶颈,滇凯才能突出重围、大步向前。滇凯有一支不服输的技术团队,在不断钻研努力的同时,通过外出考察,向业内一流的企业学习对标,以内部研究和外部学习相结合的方式,最终摸索出了成熟的熔化工艺参数,基本上解决了气泡和结石等难题,浮法产品一等品率跃升至85%,产品质量大幅提升。
据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介绍:“生产过程中碰到的很多问题,都是第一次遇到,当时没有头绪,只能一点点摸索。想了很多种方法,也采取了多种措施,觉得每一步都没有白走。炸板、压裂、压伤等问题,都是我们自己研究解决的。”他的语句充满着自信,眼神里流露出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。总而言之,玻璃产品的质量问题是系统性问题,涉及原辅助材料、生产过程控制、生产设备保障、内部管理等许多方面,需要公司各部门齐心协力,携手共度难关。
产品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工艺进步、技术革新,也离不开每一位奋战在生产一线员工的精细化操作和标准化作业。公司按照“学制度流程、学岗位技能,做合格员工”的要求,通过技能培训、“师带徒”等方式,促进员工成长,保证工作质量,提高工作效率,把精细化、标准化落实到细节之处。
“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”,滇凯公司浮法玻璃质量攻坚虽取得阶段性的成绩,但要实现整个公司经济运行质量的快速提升,滇凯公司任重道远。滇凯公司将秉承“技术成就卓越,品质铸造发展”的理念,凝心聚力、砥砺前行,围绕全价值链体系增值的精益管理,不断改进工艺技术,稳定提升产品质量,争取新的一年再上新台阶。